金秋時節,稻谷飄香,我縣的水稻已經大面積進入豐收期。8月21日下午,記者走進青神縣西龍鎮新農村水稻烘干服務部,只見幾臺高大的糧食烘干機正在運作,種植戶李東好指揮著車輛來來回回地將剛收割的稻谷投放到烘干機里,廠房內飄蕩著稻谷的清香,“我承包的水稻田今年能收400多噸谷子,往年要運到園區去烘干,運費和烘干費就要將近10萬元。今年能夠就地使用糧食烘干機烘干,大大節省了成本。”李東好高興地告訴記者。 水稻種植是西龍鎮新農村的主導產業之一。水稻收割季,農戶們收割的水稻因晾曬場地受限、陰雨天氣等原因容易導致稻谷霉變、變質等,影響后續出售。為此,西龍鎮新農村村集體與青神縣好兵種植家庭農場合作,盤活現有10畝建設用地,以資金或資源入股形式,打造新農村村級產業藥材糧食深加工二產加工項目。現有糧食烘干機設備5套,每天可烘干100噸稻谷。烘干服務部的建成不僅解決了農戶曬稻難的問題,同時每年預計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 “傳統人工晾曬不僅效率低,而且不衛生,經糧食烘干機干燥后的水稻品質好、清潔度高、易于儲存,我們村的烘干服務部是今年8月建成投用的,面向全縣水稻種植戶開放,可大大提升經濟效益。”新農村黨委書記王小波介紹道。近年來,西龍鎮黨委始終堅持以農為本,糧食烘干服務部建設項目是做強糧食產業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烘干服務部每天烘干稻谷100噸,可以為全縣4000-5000畝水稻提供烘干和儲藏服務,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